媒体关注——《中国教育报》刊发我院教育教学成果:建立“产教特区” 开设“工程创新班”
宣传部 2023-12-13 180/人次
12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发我院教育教学成果:《建立“产教特区” 开设“工程创新班”—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通产科教融汇新途径》。
建立”产教特区“ 开设”工程创新班“
在“双高”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系列重大举措背景下,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教特区”、开设“工程创新班”,开创了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打通产科教融汇新途径。
“产教特区”围绕“大国工匠”培养,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引入一系列相关企业,力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体,实行基于真实产品的一体化教学,实施“一区一策”,校企共同制定管理规定,共同派驻技术人员,共同监督落实,联合开展科研、生产和人才培养。基于各个专业群开创了“产教特区+企业项目”、“教师+工程师(技师)”双导师、“成果驱动+学分转换”等协同教育教学模式。 建立合作加工型“产教特区”。机械工程系、实习实训中心与万象三维(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立设计制造智造园,设立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工程创新班。由学院提供设备、场地、技术、加工及部分产品研发,合作企业负责外协、技术、验收,双方联合实施新产品、制造技术研发等。
电气工程系与邢台海裕锂能电池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建立机电设备装调“产教特区”,设立非标设备电气化开发“工程创新班”。学院通过引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校企联合开发模块化教学项目,组织学生就实际性生产项目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建立校企联合体型“产教特区”。信息工程系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信息科技“产教特区”,设立通信网络安全“工程创新班”和联想前端数字化技术“工程创新班”;财会与管理工程系与京东科技集团联合建立数字商务“产教特区”,设立京东智慧物流“工程创新班”。
“工程创新班”是学院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经验而专门开设的实验班,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着力培养以成为“大国工匠”为目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依托每个特区,开设1—2个实施“双导师”导学、模块结构化教学的“工程创新班”,依托“产教特区”的生产环境,融入创新理念、科研理念,借鉴“1+X”模块化教学、“双导师”导学,开展具有现代学徒制特征的校企协同育人。 学院践行“将岗位设在教室、将学校建在园区、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教学理念,以政策、技术、资金等支持打造利益共同体。创新班创立之初就将育人成才放在首位,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探索适合专业自身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工程创新班”实现了课程体系对接企业生产岗位标准、专业对接产业园区职业标准“两对接”,并完成了走访龙头企业、毕业生回访、杰出校友持续关注“三走访”,使“三制三育一体系”落到实处。
三、实现产科教深度融合,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升到新发展水平和状态,更要实现动态的螺旋上升过程。学院通过建立“产教特区”、开设“工程创新班”,重构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探索架构模式。“产教特区”将产业需求融入“工程创新班”人才培养过程,推进学院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职业院校借助企业系统的力量来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效率,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产教特区”、开设“工程创新班”的理论与实践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了充分实践验证与推广,形成了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呈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可喜局面,受到地方与行业的高度认可。
目前,学院通过构建教育生态链、产业生态链“双链”融通的校企协同育人生态体系,已经累计与22家企业合作,共建成9个“产教特区”、10个“工程创新班”、3个产业学院,培养学生累计1000余名。“工程创新班”学生成为学院参加各类大赛的主力军,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赛项、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等累计获得国家奖项10项,参加省部级大赛获奖35项、85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90%,已经成为学院“X证书”考试的主要生源(全员通过),显著优于普通教学班。学院借鉴企业先进经验,让企业参与教学,快速而扎实地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既有学院教师,又有企业技师,既管理生产,又承担教学任务,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优秀教练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教学经验在“工程创新班”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成功后再引入普通班教学过程,带动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建立“产教特区”、开设“工程创新班”的成功实践为学院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产教特区”和“工程创新班”建设规模,不断找差距、抓落实,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凝练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特色,探索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晓凤 李朝鹏 任立军 耿磊)